2004年企业用人观调查11 |
2004年12月29日18:05:17 网易教育 亿狐专业团队 |
企业对毕业生专业的看法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来看,约七层的企业在招聘时认为毕业生的专业重要,但在回答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满意度问题上,只有约两层的企业对目前的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表示满意,没有企业表示很满意。在另一项针对西安高校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中,大学生在专业方面的了解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为《学长助你选大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调查内容 |
亿狐指数 |
感受状况简述 |
学生对专业的发展方向的了解 |
48.42 |
有些了解 |
学生对必备知识的了解 |
49.64 |
有些了解 |
这与企业家调查访谈的结果形成了呼应,大学毕业生自身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必备知识仅仅是"有些了解",在实际中又如何能让企业家对其专业技能满意?
在专业对口问题上,从问卷反馈的情况看,所在岗位与在校所学专业对口的比例情况为:
0-20% 8.33%
20%-40% 11.90%
40%-60% 30.95%
60%-80% 35.71%
80%-100% 13.10%
如果不考虑各单位的人数做粗略计算,平均的专业对口比例约为六层,说明市场经济下,人才市场上的双向选择在专业对口方面已经起到了较积极的作用。但很明显,就本次调查反馈的现实而言,有四层的人从事着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本科四年中的专业学习所用到的资源被浪费了。当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有的条件具备的大学实行经过1~2年的基础课学习再选择自己的专业的制度,对减少相关的资源浪费应该是有所益处的。
在访谈中我们还发现,在一些新兴的行业,企业几乎找不到所需专业的人才,原因是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无法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快速的调整。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网易公司的说法:"我们招人几乎不限专业,因为我们所需的专业在目前的高校就没有,比如公司急需的网站视觉艺术专业,去年中央美院才开设这个专业,也就是说我们得四年后才能招到此专业的学生……"
另一方面,在各大媒体报道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某某职业学校就业率98%,某某地区高薪找不到高级技术人才之类的新闻。两相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目标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传统的精英领域,走职业技术型的路线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凤凰卫视的报道称,由于缺少技工,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生产能力的浙江海宁市现在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订单,而童装之都浙江织里镇许多企业老板则干脆整天守候在车站高价争抢外地来浙江的挡车工……随着制造业在长三角蓬勃发展,技工荒正成为比缺电更紧迫的经济发展新瓶颈。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颇为雄厚的上海市,目前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也只有6.2%,这与发达国家高达30%到40%的比例相去甚远。地铁上全是空的座位,然而所有人却都去挤一辆出租车,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我们从此得出的结论是:
1, 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行业发展方向和专业设置的研究,在专业设置方面需要更多的大胆和决断,教育应该有一定的远见。从97年互联网在中国大陆兴起,到2003年高校才觉察到应该随之设置的专业,这样,我们的教育落后于时代整整10年。如果长此以往,中国的教育如何领先于世界?至于考虑到专业设置错误而给学生就业带来的风险,至少可以开设辅修的专业,或双学位制度。
2, 向德国学习,加强职业教育。据德国教育部统计,德国现有高等专科学校125所,比综合大学多38所,在校学生50多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今后仍然要发展。高专校规模比综合大学小,社区性强,走读生多。全国统一规定设置的专业50多种,约有一半多学生学习工程技术。由于高专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现在全国三分之二的工程师,三分之二的企业管理者毕业于高等专科学校,他们在德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本文相关内容: 『求学论坛』 『管理者』 『社会生活』 『调查结果』 『资源浪费』 『教育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