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文化催生暴力少女(2) |
2005年06月21日15:31:51 人民网 |
近年,现代影视作品中将女性暴力过度美化,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轻则大喊大叫,重则拳脚相加,这似乎都成了有个性的象征。正是这种不良风气的养成,成为违法和犯罪的基础和前提,为女性暴力型犯罪埋下了诱因。
专家:模仿“野蛮”渐染暴力
记者昨天还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张荆博士。在记者简单叙述16岁女孩刘某的犯罪经过后,张荆为记者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少女是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少女犯罪带有未成年人犯罪的明显特征。
未成年人由于年纪小,经不起电视、网络、游戏、录像的诱惑,对里面的残忍镜头就会去模仿,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模仿性极强。“现在各种VCD等音像制品到处能够买到,所以有些孩子的作案手段甚至是带着成人性质的,这都是模仿来的,把虚幻的生活变成了现实。”美国曾做过一个调查,他们用了10年的时间,让一些孩子看暴力的东西,而让另一些孩子不接触暴力的东西,调查证明,接触暴力作品的孩子,犯罪率要高一些。
检察官:受行为不检异性的影响
去年,海淀区检察院曾出了一份关于少女暴力犯罪的报告。其中,检察官也分析了未成年少女犯罪的原因,报告指出,西方的不良文化“性自由”和“性解放”带来的冲击,正迎合了少女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同时影视音像、书刊等文艺作品中过度宣扬女性暴力,盲目地认为电影中的形象很酷、很有派。
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交际,渴望友谊,但如果交友不慎,不良的人际关系就会成为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她们很容易与异性打成一片,若与行为不检的异性朋友长期交往,就很容易受其影响实施犯罪。
| 本文相关内容: 『青少年』
|
责任编辑:lanc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