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学院从后来者到唱主角

学院派:由网易教育商学院频道独家推出的商学院院长高端人物访谈。每期邀请一位商学院院长做客,探讨商学院管理和大师人生,为网友呈现一名校长的管理之道和大师的人生感悟。

标题名

访谈背景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从成立到如今走过了15年,在2014年3月28号公布的《福布斯2014中国最佳商学院排行榜》中,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力压群雄,排名第一。网易教育特别邀请到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张黎教授做客商学院会客厅,畅谈中国商学院教育的发展,分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的发展历程。

张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BiMBA院长。
  • 2013年
  • 2002年
  • 2000年
  • 1999年
  • 1995年
  • 1992年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担任北大国家发展院副院长、BiMBA院长。

张黎

受聘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在BiMBA主授营销学。

张黎

就职亚洲讯息咨询公司(香港上市公司)。

张黎

博士毕业后任教于美国密苏里大学。

张黎

攻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和人类生态学院博士。

张黎

就读人大商品学系硕士研究生。

精彩语录

1、中国商学院教育发展二十余年,从“后来者”到“唱主角”,这种角色的转换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商学院怎么样,而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越来越重要。

2、要看中国的工商管理的教育,是要看中国这个国家、市场、社会以及它的实力等等各个方面发生的变化。

3、为什么好的工商管理教育往往来自于发达国家,而比较贫穷的,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国家,很少有这样一些工商管理的学院,这就像产品和品牌是一样的道理。

4、在全口径研究中国的这样一个背景下,你才能把管理学的东西真正的能够传授给学生,他要有一个更大的视野去看这个管理学的东西。这是我们全国独一无二的定位,也是优势。

5、有时候老师传授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道”,这是其实我觉得是一个商学院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精华。

2014年4月,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黎做客网易,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商学院院长之一,他如何看待中国商学院的发展?他为什么说中国的商学院现在是主角?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应该如何熬过这段时间?国发院又如何成为中国五大智囊之一?让我们从今天的访谈中寻找答案。

商学院治理:中国商学院从后来者到唱主角

十五年登顶福布斯排行榜,BiMBA有哪些一直在变化?

教育首先是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另外如何有效的组织自己教学的资源这两方面都在变,根本说来整个社会的环境在变,因此我们所提供的教育的内容,甚至教育的形式都在变。

在这发展的15年,BiMBA一直坚持不变的核心是什么?

一个是教育要领先于学生的需求也就是说大师来判断要给你什么,这是一部分,另一部分,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工商管理教育,它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一直根据这种市场的需求,去创新、去调整我们的教学能力、课程的组织能力是不变的。

BiMBA的合力办学(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中国教师跟欧美名师)如何发挥优势?

不管怎么去分析问题,总是要在一个非常完整的环境下去分析问题,而国际化、中西对比、交流、探索,它是这个完成环境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到宏观和微观结合。

商学院的课程教育跟企业管理的实战,会不会存在一种脱节?

必须承认有脱节现象,但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去看这个所谓的脱节。我们要找到有实践经验和业界非常紧密接触的这些教授来教这个避免脱节现象,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所谓学生认识的脱节可能有种误区。但不能否认也有可能是一些学生的误解,或者说他的思维的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未来BiMBA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计划?

我们怎么样能够把学生建立一个更强的网络,让他们能够继续互相帮助,和母校保持很好的联系,真正做到为他们继续增值,永远增值,这是一个商学院,我觉得也是未来我们学校注意的一个方向。【详细】

大师人生:最崇尚人格的独立

中国商学院发展的这么多年中,最大的一个改变是什么?

学员现在是更有挑战性,学生这部分的变化其实是企业的变化,企业的变化还是在商业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一环紧扣一环。

市场经济也发展这么多年,中国的营销大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

有很大的变化,其实营销绝对不只是一个对产品,或者是个服务,服务也是一个产品的营销,一定要把它放在大环境下来看,尤其是我们讲这个环境是一个社会、经济、技术、包括政策。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中国的营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其实这个趋势在过去这些年已经有了,这不只是互联网带来的,过去是什么?我把东西卖给你,我们是一种交易的关系,而现在更多的是什么?是一种交互的关系。

营销环境的变化会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商业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了,新的科技发生巨大的变化了,大数据,我刚才讲的等等,互联网等等,对我们的教学,对每个老师,怎么能够与时俱进的组织自己的课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另外工商管理教育相对来说更是一个小众教育,我们怎么找到这个平衡,我相信大家都在探索这件事。

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其实我觉得教授们讲的“道”是一个商学院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精华,而遗憾的是我们学生把这个抛弃掉了,他要的是一个“术”,其实这个术的话你在一个培训公司就能得到。【详细】

  • 1
  • 2

同题问答

如果商学院只留下3门课,你选择什么?

我会把它综合成三门课程,一个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的企业的成功和失败及其经验教训,第二个是如何全方位、系统的思考企业管理问题,第三个我倒想讲,是一个基本素质的培育。

您最珍惜的财富是什么?

我觉得人格的独立,这是我最崇尚的,就是你的心灵要自由,人格要独立。你要去独立的话,就要和以前你受益的,你依赖的这种路径要把它斩断开。

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您如何减压?

我总是把工作和生活看成两个不相关的,不是完全重合的部分,这很重要。我觉得工作的时候我就是个教授,我是个教师,我是个工作人员,所有的压力是工作给我带来的,而生活中我是个个体。我甚至和这个组织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给正在奋斗的年轻人一个如果他们去做了,能够对他们带来好的改变建议。

第一个一定要脚踏实地,第二不要总是觉得给别人做什么事会吃亏,最后一点事任何的挫折,人都能过去。【详细】

杜晓青
张院长非常年轻,作为中国顶尖商学院中最年轻的院长之一,就同他所教授的营销课程一样,他充满了活力。他重视人格的独立,明确提出商学院的学习在于“道”而非“术”,也许对于所有就读商学院的学生来讲,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摒弃那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期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