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杨猛对话鄢烈山:柴静作品太技巧化太煽情

3月23日,CEO读书会广州站,资深记者杨猛、著名时评家鄢烈山,讲述“转型期的中国故事”,畅聊杨猛记者生涯中所见到的“中国阵痛”。

联合主办:21俱乐部 网易教育 战略合作:天窗文化
第2期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简介:杨猛说,“国家系统逐渐强大完善的时候,如何提升每个中国人的幸福感。基于这个主题,我非常渴望了解在GDP光环之外的另外一个中国,而它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近百名读者慕名而来,听杨猛与鄢烈山讲述转型年代的中国故事。

作者:杨猛 资深记者 非虚构作家

读书会现场

精彩语录

杨猛:世界人民都在用的工具,中国人不用,是用自己用的一套东西,而且这套东西越来越强大。当中国自己建立的东西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实际上跟国际的距离是越来越远。

杨猛:现在网络很火爆,大家通过网络去购物,大家在网络上关注左和右的争论,网络是一个好东西,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但不要被网络左、右、很偏激的思想所绑架。现在很多人在网络上发言,很喜欢站队。不管对方说了什么话,他首先表达自己的立场,先把对方打死,其他的就不考虑了。

鄢烈山:现在特稿记者、调查记者面对生死,新闻界有好几个标准,第一个是讲真话,报道真相。从新闻的角度来说就是报道真相,从平庸的角度来说就是讲真话,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嘉宾观点

现场互动

《陌生的中国人》这个书名是怎么来的?

杨猛:在一个大国崛起的背景下,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尤其跟中国转型起伏有联系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在面临转折点做出的选择是怎样的?对这些东西,我非常感兴趣。它不仅是对于我,而且对于不了解他们的人来讲是完全陌生的,起码是不太熟悉的。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看见》,杨老师对这本书怎么样?

杨猛:柴静讲的故事是她自己跟事件有联系的东西,我写的是跟我自己没有关系的东西,主角是当事人。《看见》是记者也参与其中,她当时有一个互动,因为柴静是名人,可能名人效应更强烈一些。我一直写别人的故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杨老师是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出这种欣赏人的品格?

杨猛:我刚开始做记者的时候,也犯了很多错误,写的报道引起官司,这些都是珍贵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都会磨炼自己,发现自己善于什么。对我思路转变比较大的是去了南都之后,整个报道氛围,整个报社的关系也比其他媒体更开放,大家讨论更加相对自由一些,对自己的写作还是有一定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会员观点

中国媒体在经济上保持独立但依旧受管制

中国有没有新闻自由,这个答案其实是非常明确的。中国媒体是经济上保持着独立,就像它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报纸是党办报纸,所有的印刷、人员支出都有经费。市场经济之后,在经费上面是独立的,但是它还是会受到管制。

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救人事迹大部分是虚构的

川地震中的林浩,当时经过调查,所谓的救人举动,大部分都是虚构的,或者是添油加醋的。我采访到林浩的同桌,他班子有31个孩子,大部分都死了,只有7、8人出来。林浩出来之后,被竖为一个光环,成为国家的英雄,他的同桌失去了一个左臂,生活过的很悲惨,其实林浩很多救人的举动是他同桌做的。

非虚构写作更注重细节和写作之后的可读性

这本书是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可能现在比较热。但什么是非虚构写作,可能大家认识不一样。它跟新闻调查是同源,也需要经过大量的采访,非常注重细节,以及写作的可读性。

朝鲜其实也希望跟国际有一个正常的沟通途径

多中国人去朝鲜,只是觉得中国跟朝鲜走过非常相近的发展道路,现在朝鲜还是处于一种意识形态禁锢非常强烈的时代,朝鲜也希望跟国际有一个正常的沟通途径,但很多时候都实现不了。

图集浏览

出版社浏览

天窗文化

2008年底,天窗文化(中国)于香港创立,并于同年在北京成立天窗传景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天窗文化(中国)并与国际知名的出版集团如麦格劳• 希尔(McGraw-Hill)、约翰•威立(John Wiley)等紧密合作,翻译出版优质读物。

2011年,天窗文化(中国)引入“天行者出版”品牌,出版紧贴新生代脉搏的流行读物包括小说、旅游丛书等,面向年轻读者。

下期预告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读书会

中国经济正从持续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在中速增长的时代,我们能否找到带给经济持续动力的新引擎?

时间:3月28日 14:00-16:30

地点:上海市长宁区番禺路400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合作伙伴

  • 21俱乐部
  • 网易教育
  • 天窗文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