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焦

国人学英语百年 从神坛走回语言本色

国人对于英语的态度,可用“苦大仇深”来形容,从清末英语被视为救国工具到现在英语被看成精英化的准则,英语一路被推上神坛。

随着高考英语改革,一时对英语作用的讨论甚嚣尘上,英语是否能在改革中走向它原来该有的语言本色?

少儿英语

历史:英语被推向神坛

过去150多年间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国人对待英语的不同态度和当时的历史形态有关系。

清末英语被视为救国工具,经历了闭关锁国而被动挨打的屈辱后,清王朝认识到了解西方要从语言开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堂外语课以英语为主,该章程于1903年正式实施,由此开启了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一时间,翻译西文、向西方学习之势蔚然成风,英语教学开始初具规模。

 

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规定,从中学开始开设英语课。这被视为中国教育界力图与国际教育趋势接轨的尝试。

1978年英语列入高考科目,从此英语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文革”后第一套教材出版了,采用的是结构主义方法,教材重视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归纳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注重语法,却忽视了英语的实践。

从1982年的1月开始,每到晚6点20分,北京、上海,许多城市中的人们跟着电视里播放的英语教学片《跟我学》(Follow Me)在学英语。这让长期学习语法英语、说口号英语的中国人体会到了一种颠覆性的英语学习方式,也为国内的学英语热添了一把火。

1987年,在教育部推动下英语四级考试开始在大学中施行,两年后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开考,考试成绩直接与学位证书挂钩。这10年时间,英语开始奠定了它的地位,好像被一点点地推向了神坛一样。

1990年后,“出国热”在这时兴起,而出国的第一关便是通过国外的托福、雅思、GRE等英语考试。这一年,中央正式确定了留学工作方针: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学生渴望学习英语,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好以此出国留学。几乎所有英语学习者都准备参加GRE、托福和雅思等考试。在当时,英语教学开始强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注重交流能力的教学法也正是在那时候开始。

2000年教材也随之改变,教材更加注重情景交际,设计了大量情景故事形式的教学内容。当时学英语首要是背单词,背完单词背句子,背完句子背文章,还是以背诵为主,很少有应用的机会。普通同学一般也就 背课本,学霸一本一本地背词典。大家都很勤奋刻苦,有的同学坚持每天早上七点到八点的晨练。

2004年至2008年是英语培训最火热的阶段,由于教育资源极不平衡,尚没有在线教育。很多家长甚至来北京租房,为的就是让孩子上名师的英语培训班。

现状:熟练度排亚洲倒数第二

网易外语

 某知名教育集团发布全球首份《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中国在44个母语为非英语国家及地区中,英语熟练度仅排在29位,在亚洲区域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泰国。

为什么学了这么久,用了这么多功,效果却还是这么差?

首先源于国人对英语的“苦大仇深”,国人受英语折磨久矣:幼儿园即开始即学英语,中考、高考、研考,英语更是敲门砖,甚至到了工作岗位,也离不开职称英语。看着重要,学着热乎,纯为应试,害人不浅。枯燥的单词、繁琐的语法、呆板的教学,让英语沦落为工具,也让英语学习过程充满痛苦,没有快乐可言,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英语的主要原因。

知名评论人士孙雨果就中国应试英语教育,洋洋洒洒罗列出“七宗罪”,指出应试英语教育在中国独霸多年,戕害摧折几代中国学生,罪过不浅。被誉为“中国ACT培训第一人”的祁连山教授,也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称中国应试英语教育“劳民伤‘才’没效果!”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趋向于将英语从高考必考科目中拉下马,要说学生们有失理智,则对其深有体会的前辈之人,作为“试验品”也足以得出结论。靠死记硬背,往脑袋里硬塞式的中国英语,仍沦落为倒数第二,面对这种局面也该有一个科学论断了。中国学生学九牛二虎之力学英语,真到了国外依然还是“文盲”,这就是中国式英语教育成果。

变化:从“应试”到“应用”

网易外语

在2010年之后,学习英语的热潮从提分应试慢慢转向了英语应用。家长送孩子来培训班,不仅仅看分数,也注意到孩子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学习英语热潮的兴起,在热火之后带来的改革与冷思考,也撬动了沉重的高考改革,许多人开始思考,是该让英语回归语言教育的本质了。

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关于《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英语分数从150分调整为100分,比过去减少50分。

除北京以外,多个省市酝酿或已推出高考英语改革的措施。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多地开始“拿英语开刀”。

而需要明白的是,高考英语改革,绝不是反对学习外语 ,而是促其回归到“能力教育”的正常轨道上来,让那些有天赋,也喜欢学外语,真正想学以致用的,能够受到良好的、持续的能力教育,使“会说会用,才算是真正的会英语!”成为全民共识,将那些具有专业特长的才俊从应试英语的“断续摧残”中解放出来。如果通过分类教学、分层次考试,把英语高考变身为社会化考核,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发挥个人特长,无疑是件好事。

英语学习,应该研究其如何教学,如何考试,如何使用,改革教育方式、考试体制和人才选拔制度,让学生由苦学为乐学,才能灭杀哑巴英语、纸上谈兵、为考而学、为利而考等等英语弊病。

小编结语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语言,如果泯灭了它基本的作用,对它的学习就毫无意义。学英语学了百年,走了很多弯路,是时候该让它回归本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