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诞辰70周年,中国教育在这70年中,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规模大发展、人才多元化,教育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已成为世界教育第一大国,正在向教育强国迈进。值此普天同庆之际,网易教育将采访在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起到重大推进作用的重要人物和团体,深度分析中国教育改革进程,向祖国70华诞献礼!

朱永新:为中国教育探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教育实现了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的战略转变。
这种转变背后,是无数教育从业者的长期努力耕耘,既包括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顶层设计、宏观部署,也离不开民间教育力量的不断尝试和突破。中国教育的蓝图正在一步步从构想变成现实,并在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迎来了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期。
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朱永新一直在思考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20年前,朱永新发起新教育实验,竖起了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获得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划下了重要一笔;2019年,《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出版,朱永新用极具未来感的教育场景,畅想未来,变革当下,提出了关于中国教育未来的探索性思考;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先后提交了近200条教育提案与建议,不少已被采纳为国家政策……
他是官员,也是学者,他把自己的学术研究称为“行走的教育学”,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为中国教育探路。关于中国教育未来,朱永新的思考是什么?他的教育理想实现了吗?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定义教育?
本期,网易教育邀请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一起探讨中国教育70年的变革和未来。

嘉宾介绍
朱永新,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顾问,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曾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市副市长等职。
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十六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法、德、俄、日、韩、阿拉伯等十六种文字。 在国内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400余篇。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曾出版《我在人大这五年》、《我在政协这五年》、《见证十年》等书,详细记录履职过程,被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教科书”。关于参政议政的建言集《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1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和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
他于2000年发起了新教育实验,至2019年,全国有162个实验区,5200余所实验学校、500余万名教师和学生参与实验之中,以行动悄然改变着中国教育。
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
采访实录

第一部分: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网易记者:近些年,您多次提到“未来教育”这个概念,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您出版了一本新书《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您写作这本书的缘起是什么?
朱永新:这本书写作的缘起,其实是探讨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走向。
为什么要探讨未来教育的走向?
现在,我们正处在教育转型关键期,新的教育技术在发展,从慕课到翻转课堂,新的科学技术在发展,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都给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继互联网改变了商业、改变了金融、改变了人们的很多生活方式之后,下一个风口或者关键点,可能就在教育上。所以,教育发展需要做一个非常好的预案。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研究新教育未来会走向何方。比如,孩子们到底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我们发现,传统的学校、课堂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孩子们的学习需要了。
我们常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我们必须看清未来的方向,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
这本书其实从2015年就开始写了,虽然只有几万字,但用了三四年才写完,我写一本书所花费的时间从来没有这么长过。当时我写《中华教育思想研究》,80万字的书也只写了三年。
所以,它的确很重要。它不仅是在畅想未来,更重要的是变革当下,它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方案,是关于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探索性思考。
网易记者:您在书中描述了一幅极具未来感的教育蓝图,比如: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消失,变成教育服务机构和数据中心;课程是政府教育部门招标、全社会竞争中标的;老师来自全社会,扮演人生导师的角色等。那么,您对“未来学校”做出这种判断的基础是什么?
朱永新:我书里所有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都已经有案例了。这些案例有的在美国,有的在日本,有的在欧洲,有的就在我们中国。
现在,提供教育资源的已经不仅是传统学校的教师了,很多社会教育机构都在为孩子、为学校提供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学校如果只依靠编制内的教师,是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教育需要的。所以,一些学校聘请专业的艺术家到学校从事艺术教育,聘请资深的课程专家到学校教授数学。其实,政府购买公共课程、购买优质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可能性。未来,人工智能教师甚至会出现在课堂里,把知识传授任务完全承担起来,人类教师的角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再说课堂问题,现在的课堂千篇一律,孩子们几岁入学、每堂课学什么、每堂课的时间多长,都有规定。其实,几十个孩子在同一个课堂里同步学习同样的内容,这是大工业时代的思维,是批量生产人才的思维。这种模式满足了大工业时代对人才培养效率的要求,有它的合理性,因为在当时,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必须由少数拥有知识的人利用课堂、学校的形式来传递这些稀缺的知识资源。
但未来不是这样的。
现在,知识已经铺天盖地,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没必要再到课堂里专门学习。所以,未来的课堂是孩子们进行自主探索的地方,项目式学习是孩子们进行合作探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而且,项目组里并不是同年龄的人,而是对同一个课题有兴趣的人,他们组织起来,超越了现在的年级和年龄。
我认为,“混龄学习”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其实,我读大学时就是混龄学习,我是第一届恢复高考时进入大学的,同学之间的年龄差可以达到20岁。大家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彼此互补,比现在的同龄大学生好得多。未来,混龄学习可能会成为一条新的学习风景。其实,现在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学钢琴、学科技,自己也同步学习,这已经是混龄学习的雏形了。
定制化学习也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未来,学生完全根据个性化的需要向学校提出要求,让学校配备教师资源和各种社会资源,帮助自己学习。
所以,我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有点天方夜谭的内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有依据的,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网易记者:您认为,“未来学校”要想变成现实,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朱永新:我觉得,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不是技术的东风,因为技术准备已经完全到位了。我书里提到的所有场景,包括学分银行制度、教育评价制度等,最关键的是需要思想的改变,需要国家的决策。
在这样一个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如果我们及早推进顶层设计,进行宏观部署,中国就可以在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中弯道超车,成为最先进的教育现代化国家。
比如,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国家级的教育资源平台,把中国以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都放到这个平台上,包括现在学校里的所有课程,从零岁到一百岁,从摇篮到坟墓,不同类型的人都可以从平台上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这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组织专家,对各个市、各个学校、各个社会教育机构研发的所有最好的课程进行评估,由政府购买后,放到平台上,免费向全国人民开放。
还有,我们可以建立不同的学习中心。鼓励所有人,不仅包括传统学校,还包括社会教育机构、公益组织、企业、研究院所,都为教育提供资源。形成一个个学习中心,让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国家只需要制定一个国家教育标准,至于你在哪里学习,怎样去达到这个标准,可以有很大的自主性,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自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按照固定的流程去学习,只能被划进指定的学校。
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宏观部署,主动迎战。其实,民间已经在悄悄进行这种变革了,但这种变革是自发的,不是自觉的,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而且,仅靠民间进行自下而上的变革需要一个特别漫长的进程。

第二部分:新教育实验,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网易记者:多年前,您也出版过一本影响深远的书《我的教育理想》,探索新教育实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8年,“新教育实验”获得国家教育部评选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建国70周年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新教育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发起者,您认为新教育实验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朱永新: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新教育实验是为中国教育探路。作为一个民间的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可以想得更多、想得更远,可以做一些突破现有体制、突破现有课程的探索性变革。
20年前,我在写《我的教育理想》的时候,跟现在写《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有着同样的心情。当时,我在苏州做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我想改变我们的教育,因为大家对教育的批评抱怨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模样?当时,基于这样一种思考,写了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人说,你写得很好,但是做不到。就像现在这样,很多人说,你在《未来学校》里描绘的蓝图很好,但是做不到。
我告诉他们,可以做到。
从找实验学校开始,我们进行了漫长的探索。1999年,我去了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这是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所学校,一所乡村学校,它跟着我们做了20年的新教育实验,这20年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培养了54名中小学校长,其中5名教育集团总校长、5名特级教师、2名特级校长、2名高级校长,一所乡村学校培养了这么多优秀教师和校长。在全国,我不能说肯定找不到第二所,但恐怕是很难找到的。武进区的教育局长说,新教育实验其实已经改变了武进的教育生态。
现在,新教育实验已经从一所学校发展到了5216所学校,超过500万教师和学生在跟我们一起进行这样的探索。
我们提出了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包括: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等。我们研发了“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以及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包括: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教育生态,提升了教育品质。
很多学校通过几年的发展,教育质量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
网易记者:从一所乡村小学中走出了54名中小学校长,您认为,新教育实验在教师培养上能取得这种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朱永新:因为新教育实验唤醒了教师的教育良知,唤醒了教师的成长激情,同时让教师知道,怎样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快地成长,怎样找到教师职业的尊严。教育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教师,教师被点燃了,孩子们就会被点燃,孩子们被点燃了,教育的品质就会提升。所以我经常说:“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
多年来,新教育实验在培养教师方面是非常有成效的。我举一个例子,中国教育报每年会评选“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从2005年到2018年,每年十大人物里都有新教育的老师,最多的一年大概有四个。中国有1600万老师,每年选十个人,总能选到新教育的老师,这说明新教育团队的老师是中国教师群体里非常优秀的。
昨天我在山东诸城参加新教育的一个种子教师峰会,和一批来自农村的优秀教师交流。其中,一个来自河南山区的种子教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让我十分感动。这位老师班上有80多个孩子,她一开始是教化学的,后来因为学校里没有语文老师,就让她改教语文。她按照新教育的理念,让孩子们大量地阅读、写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结果,孩子们的成绩不仅没下降,反而大幅度上升。在整个学校里非常突出,语文是第一名,数学是第二名。她是从两年前开始参加新教育实验的,经常坐硬座参加新教育的各种活动,她说,自己教了20年书,最近这两年的收获超过了前面18年所有收获的总和。
所以,新教育实验对教师的影响确实很明显。
去年,美国休斯顿教育局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将新教育实验学校和非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进行对比,主要考察四个变量:一是学历,你是博士、硕士、本科、专科还是中师;二是年龄,你是是50多岁快退休的,还是20多岁刚工作的,或者三四十岁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三是区域,你在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还是二线城市,或者乡村;第四个变量就是新教育,你有没有参加新教育。结果发现,教师是什么学历不重要,什么年龄不重要,在哪里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参加新教育。在美国教育学会年会上,这个结果引起了大家的好评,这让我很欣慰,因为它说明新教育实验对改变教师、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提升教育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新教育不追求分数,但是我们不害怕考试,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网易记者:未来,对于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您的目标和愿景是什么?
朱永新:新教育未来的愿景主要有两个:
第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为中国探索出一条素质教育的道路,不刷题,不应试,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素质。现在看来,这条道路渐渐清晰了。
第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学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其实,新教育实验就在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这2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最近,美国麦克劳希尔公司出版了一本书,叫《China New Educational Experiment in Action》,意思是行动中的中国新教育实验,介绍了新教育实验20年来的发展成果。20年来,这家公司一直跟踪我们,已经出版了17本我的英文著作。现在,总共有大概24种语言翻译了我的一些著作,主要是关于新教育实验的,这说明新教育实验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

第三部分:建国70年,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

网易记者:建国70周年,中国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实现了从“穷国办大教育”到“大国办强教育”的战略转变,您从教也已经40多年,可以说,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中国教育的成长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里程碑或者关键点?
朱永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这70年,是非常辉煌的70年,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是,经过70年的发展,我们实现了穷国办大教育,正在大国办强教育,不断向现代化教育强国迈进。
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觉得,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恢复高考。改革开放40年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恢复高考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恢复高考意味着我们开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规律,这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进入各行各业。
第二,高考扩招。中国本来是一个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相对较少的国家,1999年高考扩招,当时主要是想拉动经济发展,但它事实上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从不到25%发展到了现在的接近50%,中国成为世界上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和恢复高考一样,满足了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三,义务教育全免费。我个人也参与其中推进了一些工作,我是比较早建议义务教育免费的政协委员,从2003年就开始呼吁。到2006年,国家提出要在农村实现“两免一补”,即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费用。同时,2006年修订了《义务教育法》,正式规定义务教育全免费,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过去“人民教育人民办”存在的一些缺陷,国家更多地承担了义务教育的责任。
第四,学前教育的三年行动计划。在2013年之前,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是非常低的,不到10%,大概只有5%左右。经过两个三年,从2013年开始的第一个三年,到2016进入了第二个三年,现在,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80%。这在很多国家可能要用近百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而我们只用了不到十年,就完成了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化,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发展太快,很多工作准备得不够充分,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教师素质、教育质量等。
第五,强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在2019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开出了职业教育的大礼包,拿出1000亿元用于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同时职业教育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当然,此前我们国家已经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以及提供补助。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背景。
以上就是建国70周年中国教育发展的几个关键点,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再到职业教育,几乎全面铺开。

第四部分:建言献策,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网易记者:近年来,在教育方面,您都提出了哪些建议和议案?您认为哪些可以作为中国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朱永新:在2003年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之前,我曾经在江苏省做过政协委员。
1993年担任江苏省政协委员的时候,我提了一个建议,建议江苏省把当时的科技兴省战略改成教育兴省或者科教兴省。1995年,江苏省接受了我的建议,这让我体会到,作为一个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可以推进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也可以推进国家的教育改革。
所以,2003年做了全国政协常委,包括2008年转到全国人大做常委,2013年又回到全国政协做常委,在这十多年的参政议政过程中,我差不多每年都会提10个以上的建议或者议案,其中80%是围绕教育展开的。
这些建议都是我长期研究的结果,我把教育研究和建言献策进行了整合。我觉得,提出的建议要有根据,要有水准,要有前瞻性,要有可操作性。所以,每一条建议背后都是有研究支撑的。比如,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国免费义务教育,这些都成了国家政策。再比如,我从2003年就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虽然现在还没成为国家政策,但其实已经在影响政策了。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些关于立法的建议,像学前教育立法、学校法立法、公共图书馆立法等,以及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平台,这也是我多年前提出的政策性建议。
好的建议需要进行认真研究,这些年来,我把自己提出的建议、参加两会的历程都写成了书,原生态地记录下来。一方面能够记录自己参政议政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促进自己不断思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动力。
网易记者:对于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寄语?
朱永新:中国教育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最基础的工程。没有教育的振兴,不可能有国家的振兴,所以,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国家兴。
我觉得,未来仍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教育关键点的关注,比如教师成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对未来教育的一个整体性战略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每个坚持都要认真地落实,特别是研究怎样真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怎样真正借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道路。比如,未来中国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怎样让孩子既拥有世界眼光,又拥有中国精神?怎样让孩子能够应对未来社会的各种变革?怎样让孩子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批判性思维?怎样让孩子既有非常扎实的知识背景,又有更强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能力。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未来教育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的。
其实,在《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这本书里,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至少可以提供一个选择,一种可能。

往期回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