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国外,奥数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其是作为发展数学爱好者的兴趣、提高数学素质而存在,而在我国,奥数却根本不关注孩子的兴趣,而变为竞技的工具,不管孩子有无兴趣,家长都送孩子去读奥数,形成“全民奥数”之势——与国外只有5%左右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选择学习奥数。相比,我国上奥数班的学生要占到学生的80%甚至更高。这样的奥数兴趣班,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倒是会扼杀很多学生的兴趣。不少上奥数培训班的学生就骂“奥数该死”,去年这个时候,在西安,有小学生从奥数课堂扔出纸飞机,写着:7楼在上奥数,请救救我们可怜的孩子。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义务教育严重不均衡,存在“择校热”,而在择校中,奥数成绩、证书是有力的敲门砖;二是我国中高考制度采取单一的学科成绩标准进行选拔录取,而数学是核心学科,一些家庭让孩子参加奥数班,主要的考虑是让孩子学难一些,由此提高数学成绩。 |
|
|
然而,从近年来清理奥数的措施看,都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发布禁令公办学校不得举办奥数培训班,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时,不得看奥数竞赛证书,此后,又宣布取消奥数的中考加分和高考加分政策。2009年,成都市教育局宣布,将出台4项措施“封杀”奥数教育,这被誉为全国城市中“对奥数最严厉、最彻底的一次整治”。可是,大家却发现,奥数越治理越疯狂。宣称对奥数进行最严厉治理的每个地方,几乎都是高调开场,草草收场,而学生们还是陷在苦海之中。
|
|
||||
|
|
|
||||||||
|
|||||||||
|
|
往期精彩内容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