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讯 前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1年就业形势发表了我国第一本专门阐述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发言人尹成基就当前中国就业压力情况和存在的矛盾作出了阐述。
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630万人,还有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60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
2011就业压力如同房价居高不下
2011年.就业压力和往年一样严峻。每一年的就业情况就像每一年的房价一样,低不下来,国家对房价的打压和政策调控,房价依然屹立不倒,同样地,就业出台的优惠政策,还是无法解决当前的就业压力。
为什么大学找工作这么难,根本在哪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这样的需求结构不相吻合。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表现为专业结构性失调,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盲目追求大而全和热门,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同时高校教育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实际需求,导致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表现为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性失调,大学生作为初次就业人群,其就业能力往往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从而产生职位空缺和失业共存的状态,使得毕业生和家长无法得到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
大学生整体职业能力欠缺 企业接收“有心无力”
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任何职业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我们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在求职过程中,招聘方最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例如:你去应聘教学工作岗位,对方最看重你是否具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
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研究院通过调查世界上大型优秀企业,发现企业最看中应聘者的三个能力,这里主要介绍国际上普遍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
此外社会能力也备受企业关注,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协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对他人公正宽容,具有准确裁定事物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等,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
中国职业经理人行业领军人物,管理培训资深训导师、万学教育ACT职业能力培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