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
网易教育讯
日企种地五年亏损,只为培育土壤
日本一家企业在山东莱阳租地1500多亩,种地、养牛。他们瞄准的是中国高端市场,主打高品质农产品。对于在家门口种地的日本人,当地农民慢慢“失望”。日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甚至地里长满草,他们觉得这是在糟蹋土地。5年来,这家公司连续亏损,已成为当地农民的笑柄。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这家日企将产业链布局中国。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农业最终还将回归到他们的路径,依靠化肥、农药的种地模式是短视行为。
在中国人时下的习惯思维中,租地发展种植业,当然要以提高产量为核心。而日本企业却完全是另一个思路——奶牛产出牛粪堆肥,肥施在地里改善土质,产出无公害高价农作物;农作物秸秆成为奶牛的饲料,再产出高品质牛奶。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化肥、农药等无机物。很明显,他们做的是“绿色循环农业”,而循环又需要从小到大、缓慢滚动才能最终实现。因此,5年亏损不仅正常,而且人家还做好了“前10年亏损,后10年赚钱”的思想准备。不明白日企的战略思维,当地农民当然也就失望了。
教育也需有长期规划
其实,教育和种地是一样的,打好基础最重要,再优秀的种子也要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如果只追求眼前利益,忽略对教育的长远投资,必将走入和中国农产品一样的误区,教育也需要无公害。人这一生,说长也长,几十年,选择一方教育沃土,是对个人以后发展的投资,是为今后成就事业打就基础。种地都能“前10年亏损,后10年赚钱”,教育作为更严肃的事情,又怎能计较一时的付出。
万通,培育汽修教育沃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举家为一个读书人而辛劳,其中利益不言而喻。在湖南万通汽修学校,也有一些家境不是特别宽裕的学生,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学习这条道路,用他们父母的话说:现在辛苦两年,只要孩子毕业工作了,这些辛劳就能得到回报。而万通,为了让这方汽修教育沃土能培育出更多参天大树,也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开启“校企合作”之路,独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时更新实训设备,确保学生都能充分实践操作,相信这片汽修沃土,将为社会培育更多的汽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