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5日电(记者 丁铭、于嘉)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专家近期对元上都遗址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忽必烈建立元帝国前,他便在元上都所在地金莲川广召天下名士,建立“金莲川幕府”,为治国储备人才。
据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历史研究人员李艳阳介绍,元朝的创始人忽必烈早已“思大有为于天下”,广泛延揽人才,为将来的统治大业做准备。更在称帝前于金莲川建立了“金莲川幕府”,形成一个入主中原、具有中国正统王朝色彩的政权雏形。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242年,忽必烈便将中原佛教领袖海云请到漠北,“问佛法大意”。海云南还时,将徒弟刘秉忠(僧子聪)留在了忽必烈身边。刘秉忠是儒、释、道皆通的人物,他不但向忽必烈讲述治理天下的道理,还将大批的中原儒者推荐至忽必烈帐下。
公元1251年(宪宗元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在漠北即大汗位,当年即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奉命由漠北南下,选中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交的金莲川驻帐,并在此广招天下名士,逐渐汇聚了一批汉族儒士和官吏作为幕僚。
在幕府人士的协助下,忽必烈对汉地使用“汉法”统治,改变了蒙古传统的统治方法,收效很好。当时中原汉地的知识分子对忽必烈寄予了厚望,把他看成“中国之主”,愿意为他效力。此时,金莲川已经成为忽必烈创建元朝的基地,元代建国的各项制度在此议定。(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