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季节,不少留学服务机构都在宣传自己的战果和高端留学申请服务。名校是每个学生心目中的梦想,但随着名校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渐加大,名校之争已不仅仅是学生间的竞争。
名校竞争是否已变成机构之争?留学服务机构在留学中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新东方前途出国常务副总裁
现状:名校竞争程度惨烈
要从过去这七八年来看,竞争的激烈程度是一年比一年更厉害,如果说得更加形象一点的话,现在可以说是到了比较惨烈的境地了,像刚才你提到的有些学生可能很牛,拿到了七八个offer,这个请相信我,他一定是极个别的现象。
原因:名校录取名额有限
像哈佛,像普林斯顿,斯坦福,其实他们招生的这个数字你可能猜不到,他一年就招两千多的学生,而且过去十年每年都招两千多,你想他可能面对的主要是美国本地的学生还有全世界的学生,在中国的话,其实他能够接纳的人数是非常少的。
趋势:美国前五十学校竞争加大
三十到五十的其实也是一样的,位置也有限,只不过可能更多一点,再往下渗透可能五十到一百,现在基本上中国学生去的最多的学校可能还是四十名到八十名之间的,因为这些学校质量也不错,容纳的位置也多一些。
角色:机构在起"伯乐"作用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在我心目中其实机构并不是做一些杂事,机构针对两种客户,他的服务是不一样的,真正那些比如说本身很优秀的,他就是冲名校的,这样的学生其实更需要的是一种指导。
服务:提供出国前两三年的系统训练
其实在你决定出国之前,申请之前可能两三年的时间就应该做好一些去国外的准备,学习上能不能适应他们讲课的方式,写论文能不能写,到那边之后了不了解国外人生活的习俗、文化什么的。
分享:留学生活充满苦闷和正能量
"怒放的青春"就是让大家能够看到一个更真实的留学生活,当然这个生活里面很多其实还是正能量的,因为到了那边我们不否认,肯定有孩子到那边不适应的,学习反而不如国内的,或者混不出来的。
建议:留学是另一种选择 要理性分析
我肯定不会让他们说不要高考,去国外什么的,肯定不能这么讲,其实高考、留学两条路,现在孩子挺幸福的,他多了一个选择,但是也有不幸,选择多了他就会纠结,最纠结的就是家长,因为家长现在最操心的就是小孩要不要高考。
变化:从留学申请发展到留学产品
除了申请那个关键环节之外,延伸出来的前面的一些规划服务、培训服务,这个东西产品现在越来越多,我觉得这三年可能主要这方面,就是在留学的产品上。
预测:留学大数据将受到重视
留学二十多年很遗憾,因为之前也没有大数据这个概念,或者没有这个工具去做这个东西,现在这个概念意识大家已经很接受了,而且有了很现实的这种软件或者工具,帮助大家把握留学这个大数据。
应对:在业务规划、员工素质上下功夫
留学这个工作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太重要了,责任重大,所以我们只能说在我们的业务规范上,还有员工的这种素质模型上,我们都希望能够更好的,咱们不求结果多么的超出你的预期,但是起码我们不希望耽误孩子。
人才:海归人员让留学服务行业更洋气
好多真的是有实力的名校海归加盟到这个行业里面来,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改变可能更深刻一点,真的好多时候就是他们到国外吃过亏、上过当,然后他们才会想,在国内如果说能更好的去提前补习一下,到了国外可能过得更开心一点,所以我们想我们可能在人才上。
其实要看一看这些拿到名校录取的学生,虽然他们可能在机构得到了一些指导、服务什么的,但是我们内心深处还是认为这些是学生本身的优点,他的品格、成就才是最根本的,他之所以得到名校的青睐,其实不光是申请的那一个动作做得好,他之前的铺垫,之前的这种积累,他家庭对他的熏陶,学校给他的教育,这帮孩子是很棒的,所以其实你要说顶尖名校能不能去,我觉得90%的因素还是看学生本身。
当时刚回国的时候还感觉不出来,回国之后工作了十年,才慢慢能悟出一些比如说十年前你做的事情对你的影响。我感觉我的变化,比如出国前其实相对还是比较闭塞的,因为那时候就是学生,就是跟老师打交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对社会有很好的理解,或者对文化的不同有很好的理解,到了国外之后有些事情会不适应,你就会觉得不适应的话怎么办,要么改变它,要么适应它。
不一样,中国人咱们出去读书,虽然可能不像在那个地方,就是国外不是你的故乡,但是出去哪怕你时间短,一年,时间长七年八年,你多多少少都会带上一点点那些国家的一些小的印记在里面,在我看来好像英国回来的对服装更注重一点,美国回来的可能更加豪放一些,就类似这种,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
咱们大家都在聊留学,到哪儿申请,去名校还是什么的,我觉得还是表面的,其实最根本的留学就像生活中的婚姻、找工作一样,是你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赢了输了,大家说不定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但面对这个命题的时候,尤其面对这个命题带来的挑战,你怎么看待它,你怎么战胜它,我觉得这个东西才是最需要家长,最需要孩子去格外思考的。
网易教育频道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