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很多家长掂量着是否让孩子出国游学。有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之所以送孩子出国游学,仅仅是因为“其他同学都去,自己不去没面子”。究竟海外游学能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应该怎样选择游学时机和产品?
网易留学邀请了新东方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刘婷女士,为大家解开有关游学的困惑。
新东方游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
7月2号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的时候就提到旅游产业,其中有一条是加强产品的品质和内涵。在这一段里面就会提到,夏令营、冬令营和延学旅行,其实延学旅行这个概念是来源于日本,日本把孩子去国外的游学叫做延学旅行,或者叫做休学游。
我看到这个以后觉得也蛮好的,因为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国家,官方政府在很高级别的文件里提到延学旅行这个概念,所以我想从大政策上来讲应该是非常利好的,相信国家意识到游学产业正在成为新兴的产业,正在逐渐兴起。
有人认为游学只是走出去看一看、开阔眼界,但其实对孩子的意义远不止如此,我们经常说孩子游学是在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或者是在孩子的心灵和思想可以自由放飞的时候可以自己看外面的世界,可能在他内心埋下一颗理想和幸福的种子,等他以后长大了,俞老师一句话,国际游学的使命就是让孩子们早日了解世界,让孩子们把世界带回中国。
游学这个市场实际上我觉得如果看一下这些年发展的话,还是从认知非常简单,到慢慢意识到它的价值,现在整个产品的拓展、国家的拓展,都意味着从简单的市场向多元化、细分化的市场发展。
目前还是中学多一点,差不多50-60%,小学差不多20-30%,大学差不多也是这样子。大学小学加起来和中学差不多。
在纽约一个大巴车上,一个女孩其他同学,她说:“你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啊?”其他同学可能觉得有点奇怪,没有人理她,她却很认真很严肃地问我:“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其他同学觉得她一直问很执着,就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当时我坐在前面,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很多孩子从美国回来都以哈佛、斯坦福这样的学校为自己的留学目标了,她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有能力去振兴中华的。
海外游学毕竟跟出境旅游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全部套用出境旅游的标准化合同,管理的东西和领队的要求,其实是完全不适用学生的,所以我觉得即便把它放到这里面,我认为也是对的,毕竟它从安全性角度来讲,专业性是最基本的保障。
应该在这个分支里建立属于游学行业一系列的标准,准入的标准,包括从业人员,包括领队的,应该具备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等等
孩子出去以后,通过两周、三周的时间,他在国外看到的,听到的,孩子在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以后,对他内心产生的影响和孩子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一些改变,让家长基本都是非常惊喜的。
当时刚回国的时候还感觉不出来,回国之后工作了十年,才慢慢能悟出一些比如说十年前你做的事情对你的影响。我感觉我的变化,比如出国前其实相对还是比较闭塞的,因为那时候就是学生,就是跟老师打交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对社会有很好的理解,或者对文化的不同有很好的理解,到了国外之后有些事情会不适应,你就会觉得不适应的话怎么办,要么改变它,要么适应它。
一个男孩因为中考不是很理想,进入了区级市中心,他进入高中以后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不爱讲话,跟周围同学也不太愿意打成一片。妈妈比较着急,所以在高一暑假送他来参加美国游学营,他去了美国之后回来跟他妈妈说,我喜欢美国的中学,他说,我不要在中国读了,要去美国。
我儿子现在才6岁,我就已经让他自己做决定,自己选择了,我发现他自己选择的东西会很坚持,会很认真的去做,但如果你强加给他的,他思想很抗拒,没有兴趣的时候,会很糟糕。所以游学也是一个让孩子自己体验世界,自己选择未来的体验式的过程。
网易教育频道高级编辑